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荅客难 西汉 · 东方朔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五、文选卷四十五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壹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子大夫脩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廪,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
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脩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脩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脩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上观许由,下察接舆,计同范蠡,忠合子胥,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子何疑于予哉?
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筦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
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应制举上诸公书(二)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净德集》卷一○
陶尝读旧史,以穷治乱之变,而察夫仁人志士之所存,盖亦见其略矣。
昔汉文以恭俭治天下,号为安平,朝廷无大过,边鄙无大忧,天道地化,无大灾变,生民无大失职。
然而贾谊献书,以为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息者三,背理伤道者,难遍以疏举。
岂当时天下之势诚若是哉?
之心发于忠愤,务为切直可畏之语,欲以感悟人主之意故也。
既而文帝亦深听纳,养臣下有节,封诸王有制
至于唐文宗承长庆昏惰之政,百度弛废,威令困弱,国体不完,然有意于太平之事,一日燕见,询于辅臣,牛僧孺以为太平无象,且曰:「今四夷不交侵,百姓不流散,上无淫虐,下无怨读,私室无彊家,公议无壅滞,虽未至理,亦是小康」。
岂当时天下之势,诚若是哉?
僧孺之心不能勉于有为,徒伺上意为顺悦之言,取容而已故也。
既而王室之政,委坠不振,深足惜焉。
今夫人之疾恙虽感于外,而未为腹心之疴,扁鹊仓公望而督之以亟治者,其人必有恐惧修慎之思,而庶以就愈也。
及其有腹心之疴,而庸医告之曰无伤者,是速其死之说也。
治安之时,政亦有弊,如疾之感于外也,谓其未至于沈疴,而不为是惊世动俗之论,以开其视听,使之恐惧修慎以就愈,及其势几于亡而犹告曰无伤者,非扁鹊、仓公之用心,乃庸医之为术也。
汉唐之迹,推二子之言,则是非炳然矣。
君臣之际,治乱安危之理,乌可以茍于言乎!
国家设科以延天下方正者,欲听其言也;
不独欲听其言,而欲用其道也。
士之存志而求以塞诏者,非夺以禄利而为美仕之阶也。
天灾地异有谴告,人道物理有危微,纪纲有废缺,风化有流弊,德泽不养而伤忠厚之政,体要不辨而败盈成之功,皆世之大患而不可顾望隐避也。
陶惓惓于此久矣,材下虑浅,信道未笃,固不足以承天心而谋王治也,惟明公亮其言之不茍,而亦与之进,则亦庶几治朝询于刍荛,而君子乐育人材之道欤!
正情赋 其一 曹魏 · 应玚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二
夫何媛女之殊丽兮,咨温惠而明哲。
应灵和以挺质,体兰茂而琼洁。
方往载其鲜双,曜来今而无列。
发朝阳之鸿晖,流精睇而倾泄。
既荣丽而冠时,援申女而比节。
余心嘉夫淑美,愿结欢而靡因。
承窈窕之芳美,情踊跃乎若人。
魂翩翩而夕游,甘同梦而交神。
昼彷徨于路侧,宵耿耿而达晨。
清风厉于玄序,凉飙逝于中唐。
听云雁之翰鸣,察列宿之华煇。
南星晃而电陨,偏雄肃而特飞。
冀腾言以俯首,嗟激迅而难追。
伤往禽之无隅,悼流光之不归。
悯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
步便旋以永思,情憀而伤悲。
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
神眇眇以潜翔,恒存游乎所观。
仰崇夏而长息,动哀响而余叹。
气浮踊而云馆,肠一夕而九烦(《艺文类聚》十八)
乐论 其一 曹魏 · 阮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六
刘子问曰:「孔子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夫礼者,男女之所以别,父子之所以成,君臣之所以立,百姓之所以平也;
为政之具靡先于此,故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也。
夫金、石、丝、竹,钟鼓管弦之音;
干、戚、羽、旄,进退俯仰之容有之何益于政,无之何损于化,而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乎」?
阮先生曰:「善哉!
子之问也。
昔者孔子著其都乎,且未举其略也。
今将为子论其凡,而子自备详焉。
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
合其体,得其性,则和;
离其体,失其性,则乖。
昔者圣人之作乐也。
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
故定天地八方之音,以迎阴阳八风之声,均黄钟中和之律,开群生万物之情气。
故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男女不易其所,君臣不犯其位,四海同其观,九州一其节,奏之圜丘而天神下降,奏之方岳而地祗上应。
天地合其德则万物合其生,刑赏(一作「罚」。)不用而民自安矣。
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
道德平淡,故无声无味
不烦则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
日迁善成化而不自知,风俗移易而同于是乐,此自然之道,乐之所始也。
其后圣人不作,道德荒坏,政法不立,智慧扰物,化废欲行,各有风俗。
故造子(一作「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
楚越之风好勇,故其俗轻死;
郑卫之风好淫,故其俗轻荡。
轻死,故有火焰、赴水之歌;
轻荡,故有桑间、濮上之曲。
各歌其所好,各咏其所为,欲之者流涕,闻之者叹息,背而去之,无不慷慨。
怀永日之娱,抱长夜之叹,相聚而合之,群而习之,靡靡无已,弃父子之亲,驰君臣之制,匮(一作「遗」。)室家之礼,废耕农之业,忘终身之乐,崇淫纵之俗;
江淮之南,其民好残;
漳、汝之间,其民好奔。
吴有双剑之节,赵有扶琴之客。
气发于中,声入于耳,手足飞扬,不觉其骇。
好勇则犯上,淫放则弃亲。
犯上则君臣逆,弃亲则父子乖;
乖逆交争,则患生祸起。
祸起而意愈异,患生而虑不同。
故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乖离分背,莫能相通,音异气别,曲节不齐。
故圣人立调适之音,建平和之声,制便事之节,定顺从之容,使天下之为乐者莫不仪焉。
自上以下,降杀有等,至于庶人,咸皆闻之。
歌谣者咏先王之德,頫仰者习先王之容,器具者象先王之式,度数者应先王之制;
入于心,沦于气,心气和洽,则风俗齐一。
圣人之为进退頫仰之容也,将以屈形体,服心意,便所修,安所事也。
歌咏诗曲,将以宣平和,著不逮也。
钟鼓所以节耳,羽旄所以制目,听之者不倾,视之者不衰;
耳目不倾不衰则风俗移易,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也。
故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其同物者以大小相君
有自然,故不可乱;
大小相君,故可得而平也。
若夫空桑之琴,云和之瑟,孤竹之管,泗滨之磬,其物皆调和淳均者,声相宜也。
故必有常处;
以大小相君,应黄钟之气,故必有常数。
有常处,故其器(一作「气」。)贵重;
有常数,故其制不妄。
贵重,故可得以事神;
不妄,故可得以化人。
其物系天地之象,故不可妄造;
其凡似远物之音,故不可妄易。
《雅》、《颂》有分,故人神不杂;
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
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
歌咏有主,故言语不悖。
导之以善,绥之以和,守之以衷,持之以久;
散其群,比其文,扶其天,助其寿,使去风能之偏习,归圣王之大化。
先王之为乐也,将以定万物之情,一天下之意也。
故使其声平,其容和。
下不思上之声,君不欲臣之色,上下不争而忠义成
正乐者,所以屏淫声也,故乐废则淫声作。
汉哀帝不好音,罢省乐府,而不知制正礼,乐法不修,淫声遂起。
张放淳于长骄纵过度,丙疆、景武当(或作「富溢」。)于世。
罢乐之后,下移逾肆
身不是好,而淫乱愈甚者,礼不设也。
刑、教一体,礼、乐外内也。
刑驰则教不独行,礼废则乐无所立。
尊卑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
人安其生,情意无哀,谓之乐。
车服、旌旗、宫室、饮食,礼之具也;
钟磬鞞鼓、琴瑟、歌舞(《艺文类聚》四十无「歌舞」二字,疑此衍。),乐之器也。
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
礼定其象,乐平其心;
礼治其外,乐化其内。
乐正而天下平。
昔卫人求繁缨、曲县而孔子叹息,盖惜礼坏而乐崩也。
夫钟者声之主也。
县者钟之制也。
钟失其制则声失其主;
主制无常则怪声并出。
盛衰之代相及,古今之变若一,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
王喜大钟之律,平公师延之曲,公卿大夫拊手嗟叹,庶人群生踊跃思闻,正乐遂废,郑声大兴,《雅》、《颂》之诗不讲,而妖淫之曲是寻。
所造倾城之歌,而孝武思女靡女曼之色;
雍门作之音,悯王念未寒之服。
猗靡哀思之音发,愁怨偷薄之辞兴,则人后有纵欲奢侈之意,人后有内顾自奉之心;
是以君子恶大凌之歌,憎北里之舞也。
昔先王制乐,非以纵耳目之观,崇曲房之嬿也。
必通天之气,静万物之神也;
固上下之位,定性命之真也。
故清庙之歌咏成功之绩,宾飨之诗称礼让之则,百姓化其善,异俗服其德。
淫声之所以薄,正乐之所以贵也。
然礼与变俱,乐与时化,故五帝不同制,三王各异造,非其相反,应时变也。
夫百姓安服淫乱之声,残坏先王之正,故后王必更作乐,各宣其功德于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
然但改其名目,变造歌咏,至于乐声,平和自若。
黄帝咏云门之神,少昊歌凤鸟之迹,《咸池》、《六英》之名既变,而黄钟之宫不改易。
故达道之化者可与审乐,好音之声者不足与论律也。
舜命夔与典乐,教胄子以中和之德也:「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又曰:「子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曶以出纳五言。
女听」!
夫烦手淫声,汨湮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
正乐通平易简,心澄气清,以闻音律,出纳五言也。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
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吾攴,笙镛以间,鸟兽跄跄;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言天下治平,万物得所,音声不哗,漠然未兆,故众官皆和也。
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言至乐使人无欲,心平气定,不以肉为滋味也。
以此观之,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
西陵、青阳之乐皆取之,听凤凰之鸣,尊长风之象,采大林之(缺,)当时之所不见,百姓之所希闻,故天下怀其德而化其神也。
夫雅乐周通则万物和,质静则听不淫,易简则节制令(一作「全」。)神,静重则服人心:此先王造乐之意也。
自后衰末之为乐也。
其物不真,其器不固,其制不信,取于近物,同于人间,各求其好,恣意所存,闾里之声竞高,永巷之音争先,童儿相聚以咏富贵,刍牧负载以歌贱贫,君臣之职未废,而一人怀万心也。
当夏后之末,兴(一作「舆」。)女万人,衣以文绣,食以粮肉,端噪晨歌,闻之者忧戚,天下苦其殃,百姓伤其毒。
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
然咨嗟之音未绝,而敌国已收其琴瑟矣。
满堂而饮酒,乐奏而流涕,此非皆有忧者也,则此乐非乐也。
当王居臣之时,奏新乐于庙中,闻之者皆为之悲咽
桓帝楚琴,凄怆伤心,倚扆而悲,本作「倚房」,从《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四改,又《御览》五百七十七作「倚户」、五百七十九作「倚痹」。
慷慨长息曰:「善哉乎!
为琴若此,一而已足矣」。
顺帝上恭陵,过樊衢,闻鸟鸣而悲,泣下横流,曰:「善哉鸟鸣」!
使左右吟之,曰:「使丝声若是,岂不乐哉」!
夫是谓以悲为乐者也。
诚以悲为乐,则天下何乐之有?
天下无乐,而有阴阳调和,灾害不生,亦已难矣。
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初学记》「远」作「百」。),故谓之乐也。
今则流涕感动,嘘唏伤气,寒暑不适,庶物不遂,虽出丝竹,宜谓之哀,柰何俯仰叹息,以此称乐乎!
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弟子曰:「善哉鼓琴!
亦已妙矣」。
季流子曰:「乐谓之善,哀谓之伤;
吾为哀伤,非为善乐也」。
以此言之,丝竹不必为乐,歌咏不必为善也;
故墨子之非乐也。
悲夫!
以哀为乐者,胡疵玄耽哀不变,故愿为黔首;
李斯随哀不返,故思逐狡兔。
呜呼!
君子可不鉴之哉(本集,又略见《续汉·五行志》注,《艺文类聚》四十,又四十四,《初学记》十五,《御览》三百九十二、五百七十七、五百七十九)」?
选小臣宿卫 北宋 · 吕大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四
古者人主左右前后使令执事之小臣,乃所以朝夕起居出入,须臾不可离者也。
其用之迹,虽主于给宿卫,备颐指,以共缀衣虎贲、执射、执驭之职,其用之意,则亦使之献可替否,拾遗补阙,以替疑丞保傅之事。
主于给宿卫,备使令,则非恪勤谨重者,不可以当其任。
使之献可替否,拾遗补阙,则非开爽敏茂者,不足以充其位。
此言犹未之尽。
古之人君不独有师有友,又有受教于我者焉。
疾医小艺者也,黄帝师奚伯而教雷公;
费国,小邦也,惠公友颜般而役长息
然则使令执事之小臣,虽在择恪勤谨重,开爽敏茂之资,人主又当教诲养育,使成就其材,以补异时公卿大夫之阙。
如此,则朝廷常不乏材,而人主求之且不劳也。
汉唐之茍简,其臣犹多出于宿卫供奉之官,岂非常在宫省,日侍帷幄,既已接闻庙堂之议,以广其知识,间复亲被德音,诲其所未至,则益知善恶向背之理,薰炙渐渍,久而不已,安有不化者哉?
不徒其效如此,又可以自广其聪明之德。
《记》曰:「教学相长也」。
又曰:「教然后知困」。
彼既知向背,则必尽其心力,以承学于上。
上之人既乐其自勉,亦不尽以教之,或因其善问,有以起吾志;
或因其难进,有以勉吾业。
传曰:「教不倦,仁也」。
又曰:「有教无类」。
则不徒可以益吾之志业,又可以广吾之德性也。
《记》曰:「善教者知至学之难易,又知其美恶」。
则不徒广吾之德性,又可以广吾知人之明也。
为人君而乘政事之间,以教育执事之小臣,乃有志业德性,知人之益,岂小补哉?
今朝廷虽有中书、门下省官以备侍从,又有翰林舍人院及诸馆阁之臣以备顾问,非乏人也。
充其选者,又皆美材敏行,非不贤也。
既以待之不为缀衣虎贲、射、驭之冗,亦难复使从使令执事之贱。
似宜略依汉制郡国贡士宿卫之法,诏公卿牧守,如孔门四科之目,各使保任三二人,不以仕与未仕,限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
其人则分隶中书、门下省、学士舍人院馆阁诸司
其职则参诸殿侍诸班之列,其禄秩则视三班使臣、州县掾属而已。
其閒暇则各受学于其官长,退而以所学开谕其同列,仍不立迁擢废置之格。
其有功罪善恶,一听明主裁决而已。
如此,则素无行能者必不得举,不安其分者必不愿为。
自非朴茂有志之士,不可得而与焉。
试或行之,不过五七年,不徒得高才美行,可备器使,亦将资助盛德大业,必将日新而无穷。
凡在位执事之小臣,亦当渐摩义理之益,相观而善,可不务乎(《皇朝文鉴》卷一○六。又见《经济类编》卷二○,《右编》卷三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五,《古文渊鉴》卷五四。)
「成就」上原衍一「臣」字,据《历代名臣奏议》删。
三会为弟子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二
臣以庸微。负荷大法。
敷宏真训。开度天人。
授道传经。济时行化。
弟子某等。夙慕大道。
归命至真。奉信元科。
参受符箓。传付之后。
已历岁年。或虑未受道之前。
及佩箓之后。立身注意。
动有罪条。三业十躔。
恣其愆过。三元八节。
朝谒不专。本命庚申
修行有阙。或啖食荤血。
秽乱正真。或嗜欲繁华。
负违禁戒。非凭三会
难遍忏祈。今因某会之辰。
考校之节。同申大醮。
拜章言功。罪谢十天。
归诚三宝。并乞宿殃清荡。
众罪蠲除。善簿定名。
生宫列籍。冤仇和解。
债讼夷平。真气内充。
百关悦豫。灵官外护。
万恶消沈。五行三命之中。
暗曜明星之内。永无临照。
长息灾凶。九祖生天。
六亲蒙福。公私贞吉。
动静康宜。年命增延。
福祚遐广。誓令修励。
上答元恩。不任。
夏日登吴王宫东道院一首 明 · 黄省曾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吴国馀台古,千年迹未磨。
烟华增润,云物助峰多。
贳酒登临举,邀琴啸傲过。
王墟芳草遍,长息览山河。
郡守李公调建昌一首 明 · 黄省曾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十一部
锡壤观南教,宣风动古声。
旭星临国政,明电秉王成。
拔□惩强族,持苇煦赤婴。
邓攸惟饮水,汲黯不求名。
缉扰欢谣起,蠲苛美化清。
瑞凰辉见集,惠露湛其零。
近下公榻,常攀谢子琼。
好贤安罄折,咨理乐挥盈。
吴苑方渐泽,旴江遽改征。
德花离郡早,廉石在舟轻。
治以循良贵,劳宜秩爵旌。
兰荪留不可,长息送专城。
陈留国立世子议 南朝宋 · 徐爰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
礼后大宗,以其不可乏祀,诸侯代及,《春秋》成义。
处嗣承家传爵,身为国王,虽薨没无子,犹列昭穆。
立后之日,便应即纂国统。
于时既无承继,处秀以次袭绍。
处嗣既列庙飨,故自与代数而迁,岂容烝尝无阙,横取他子为嗣。
为人胤嗣,又应恭祀先父。
案《礼》:公子不得祢诸侯。
处嗣无缘降庙就寝,铣亦不得援祭先王。
征礼考事,处嗣不应立后。
铣本长息,宜还为处秀代子(《通典》九十三,大明四年九月,有司奏陈留王曹处嗣薨,以弟处秀袭。后秀又薨,今依例应拜代子,未详应以秀长子铣为代子?为应立次子锴?大学博士王温之、江长议,并谓应以铣为王嗣太常丞陆澄议为立锴。右丞徐爰谓云云,诏如议,《宋书·礼志》二有删节,诸「处」字皆作「虔」,「秀」作「季」。)
驰檄数沈攸之罪恶 南齐 · 丘巨源
 出处:全齐文卷十七
夫弯弓射天,未见能至;
挥戈击地,多力安施。
何则?
逆顺之势定殊,祸福之验易原也。
是以违乎天者,鬼神不能使其成;
会乎人者,圣哲不能令其毁。
刘濞赖七国连兵之势,隗嚣恃跨河据陇之资,毋丘俭伐其逾海越岛之功,诸葛诞矜其待士爱民之德,彼四子者,皆当世雄杰,以犯顺取祸,覆窟倾巢,为竖子笑。
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拘无君之逆哉。
逆贼沈攸之,出自莱亩,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荫,爱之若子,卵翼吹嘘,得升官秩。
废帝昏悖,猜畏柱臣,攸之贪竞乘机,凶忍趋利,躬行反噬,请衔诛旨。
攸之谭金、童太壹等,并受宠任,朝为牙爪,同功共体,世号三侯,当时亲昵,情过管、鲍。
遭仰革运,凶党惧戮,攸之狡猾用数,图全卖祸,既杀从父,又害良朋。
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此其不信不义,言诈翻覆,诸夏之所未有,夷狄之所不为也。
泰始开辟,网漏吞舟,略其凶险,取其搏噬,故得阶乱获全,因祸保福。
攸之空浅,躁而无谋,浓湖崩挫,本非己力;
及北伐彭泗,望贼宵奔;
重讨下邳,一鼓而遁;
再弃王师,久应肆法。
先帝英圣,量深河海,宥其回溪之败,冀收曲崤之捷,故得推迁幸会,顿升崇显,内端戎禁,外临方牧。
圣灵鼎湖,远颁顾命,托寄崇深,义感金石。
攸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
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攸之累登蕃岳,自迁荆,晋熙殿下以皇弟代镇,地尊望重。
攸之肆情陵侮,断割候迎,料择士马,简算器甲,精器锐士,并取自随,郢城所留,十不遗一,专擅略虏,罔顾国典。
此其苞藏祸志,不恭不虔,大逆之罪二也。
攸之践荆以来,恒用奸数,既欲发兵,宜有因假,遂乃蹙迫群蛮,骚扰山谷,扬声讨伐,尽户发上,蚁聚郭邑,伺国盛衰,从来积年,永不解甲。
遂使四野百县,路无男人,耕田载租,皆驱女弱,自古酷虐,未闻有此。
其侮蔑朝廷,大逆之罪三也。
去昔桂阳奇兵(阙)起,京师内奰,宗庙阽危。
攸之任居上流,兵强地广,救援颠沛,实宜悉力,国家倒悬,方思身虑,才遣弱卒三千,并皆羸老,使就郢州,禀受节度,欲令判否之日,委罪晋熙
何其平日辀张,实轻周、邵,尔时恭谨,虚重皇威。
此其伏慝藏诈,持疑两端,大逆之罪四也。
攸之累据方州,跋扈滋甚,招诱轻狡,往者咸纳,羁绊行侣,过境必留,仕子穷困,不得归其乡,商人毕命,无由还其土,叛亡入境,辄加拥护,逋逃出界,必遣穷追。
此其大逆之罪五也。
攸之自任专恣,恃行惨酷,视吏若雠,遇民如草,峻太半之赋,暴参夷之刑,鞭捶国士,全用虏法,一人逃亡,阖宗补代。
毒遍婴孩,虐加斑白。
狱囚恒满,市血常流。
男不得耕,女不得织。
奔驰道路,号哭动天。
皇朝赦令,初不遵奉,欲杀欲击,故旷荡之泽,长隔彼州。
此其无君陵上,大逆之罪六也。
苍梧狂凶,衅深桀纣,猜贰外蕃,鸮目西顾,留其长息元琰,以为交质,父子分张,弥积年稔。
赖社稷灵长,独夫遄戮,攸之豫禀心灵,宜同欢幸。
遂迷惑颠倒,深相嗟惜,举言哀桀,扬声吠尧。
此其不辨是非,罔识善恶,违情背理,大逆之罪七也。
废昏立明,先代盛典,交、广先到,梁、秦蚤及,而攸之密迩内畿,川途弗远,驿书至止,晏若不闻,末遣章表,奄积旬朔。
防风后至夏典所诛,此其大逆之罪。
八也。
升明肇历,恩深泽远,申其父子之情,矜其骨肉之恩,驰遣元琰,衔使西归,并加崇授,宠贵重叠。
元琰达西,便应反命,攸之得此集聚,蒙谁之恩,不盛德,反生雠衅,此其大逆之罪九也。
攸之以溪壑之性,含枭鸩之肠,直置天壤,已称丑秽。
况乃举兵内侮,逞肆奸回,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幕府朝寄,义百常愤,董司元戎,龚行天罚(案:此下《南齐书》多四百四十三字,《宋书》以与前符重复,故节去之。)
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上有惠和之泽,下无乐乱之心。
攸之不识天时,妄图奸逆,举无名之师,驱怨雠之党。
是以朝野审其易取,含识判其成禽。
熊罴厉爪,蓄攫裂之心;
虎豹摩牙,起吞噬之愤。
鼓怒则冰原激电,奋发则霜野奔雷。
以此定乱,岂移晷刻。
虽复众徒梗陆,举郡阻川,何足以抗沸海之涛,当烧山之焰。
彼土士民,罹毒日久,逃窜无路,常所悯然。
今复相逼,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
土崩倒戈,宜为蚤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宏宥之典,有如皎日(《宋书·沈攸之传》,顺帝升明元年攸之发兵反攻郢城齐王出顿新亭,驰檄数攸之罪恶。)
何炯 南梁 · 王僧孺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一
近别之后,将隔暄寒,思子为劳,未能忌弭。
昔季叟入秦,梁生适越,犹怀怅恨,且或吟谣;
况岐路之日,将离严纲,辞无可怜,罪有不测,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弟爱同邹季(《艺文类聚》作郭李。)
淫淫承睫,吾犹复抗手分背,羞学妇人,素钟肇节,金飙戒序,起居无恙,动静履宜,子云笔札,元瑜书记,信用既然,可乐为甚,且使目明,能祛首疾,甚善甚善。
吾无昔人之才,而有其病,癫眩屡动,消渴频增,委化任期,故不复呼医饮药,但恨一旦离大辱,蹈明科,去皎皎而非自污,抱郁结而无谁告,丁年蓄积,与此销亡,徒切高价厚名,横叨公器人爵,智能无所报,筋力未之酬,所以悲至抚膺,泣尽而继之以血。
顾惟不肖,文质无所底,盖困于衣食,迫于饥寒,依隐易农,所志不过钟庾,久为尺板斗食之吏,以从皂衣黑绶之役,非有奇才绝学,雄略高谟,吐一言可以匡俗振民,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偃息藩魏,甘卧安,脑日逐,髓月支,拥十万而横行,提五千而深入,将能执圭裂壤,功勒景钟,锦绣为衣,朱丹被毂,斯太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己。
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缃缥之上,翩跹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孰致显荣,何能至到?
加性疏涉,拙于进取,未尝去来许史,遨游梁窦,俯首胁肩,先意承旨;
是以三叶靡遘,不与运并,十年未徙,孰非能薄。
及除旧布新,清晷方旦,抱乐衔图,讼讴有主,而犹限一吏于岑石,隔千里于泉亭,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提戈后劲,厕龙豹之谋。
及其投敕归来,恩均旧隶,升文石,登玉陛,一见而降颜色,再睹而接话言,非籍左右之容,无劳群公之助,又非同席共研之夙逢,笥饵卮酒之早识,一旦陪武帐,仰文陛(《艺文类聚》作㮰)
备聃佚之柱下,充严朱之席上,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撮之官,参人伦之显职,虽古之爵人不次,取士无名,未有蹑景追风,奔骤之若此者也。
盖基薄墙高,涂遥力踬,倾厥足必然,颠匐可俟;
竟以福过灾生,人指鬼瞰,将均宥器,有验倾卮,是以不能早从曲影,遂乃取疑邪径,故司隶懔懔,思得应弦,譬县厨之兽,如离缴之鸟,将充庖鼎,以饵鹰鹯,虽事异钻皮,文非刺骨,犹复因兹舌杪,成此笔端,上可以投畀(原误界,今改正)北方,次可以论输左校,变为丹赭,充彼舂薪;
幸圣王留善贷之德,纾好生之施,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悯兹恚诟,怜其觳觫,加肉朽胔,布叶枯株,辍薪止火,得不销烂,所谓还魂斗极,追气泰山,止复除名为民,幅巾家巷,此五十年之后,人君之赐焉,木石感阴阳,犬马识厚薄,员首方足,孰不戴天,而窃自有悲者,盖士无贤不肖,在朝见嫉,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家贫,无苞苜可以事朋类,恶其乡原,耻彼戚施,何以从人?
何以徇物?
外无奔走之友,内乏强近之亲,是以构市之徒,随相媒檗,及一朝捐弃,以快怨者之心,吁可悲矣。
盖先贵后贱,古富今贫,季伦所以发此哀音,雍门所以和其悲曲,又迫以严秋杀气,万物多悲,长夜展转,百忧俱至;
况复霜销草色,风摇树影,寒虫夕叫,合轻重而同悲,秋叶晚伤,离黄紫而俱坠,蜘蛛络幕,熠耀争飞,故无车辙马声,何闻鸣鸡吠犬,俯眉事妻子,举手谢宾游,方与飞走为邻,永用蓬蒿自没,忾其长息,忽不觉生之为重,素无一廛之田,而有数口之累,岂曰匏而不食,方当长为佣保,糊口寄身,溘死沟渠,以实蝼蚁,悲夫!
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抗首接膝,履足差肩,摛绮谷之清文,谈希夷之道德,唯吴冯之遇夏馥,范彧之值孔嵩,悯其留赁,怜此行乞耳。
傥不以垢累,时存寸札,则虽先犬马,犹松乔焉。
去矣何生,高树芳烈,裁书代面,笔泪俱下(《梁书·王僧孺传》僧孺免官,久之不调友人庐江何炯犹为王府记室,乃致书于以见其意《艺文类聚》二十六作何逊。)
花朝后雨雪 清末至民国 · 黄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龙公一匊渐缠绵,回漾寒姿百态妍。
花底残尊人日酿,梦中连雨越溪船。
清严况味宜春夕,戍削风仪倦酒边。
未合书丛长息虑,昨宵烽火照甘泉(时藏事甚棘。)
商侍御按部山西有寄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揽辔飞霜满冀丘,豸冠何客伴风流。
千山坐拥尧都日,九派行疏禹凿流。
瀚海烽清长息甲,渔阳尘起一登楼。
双鸿是处南来色,愁忆长安把臂游。
布衣诗二首赠郑山人锡即送其还山阴 其二 清 · 杭世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九
樵风泾口旧家居,暂驾金台觳觫车
青紫四时轻仕宦,声华三绝擅诗书。
棕鞋筇杖行相称,老带庄襟乐有馀。
此去莫言长息隐,圣朝物色在樵渔。
虚谷志归十首 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园林百种花,更著交加。
径别君臣药,畦连子母瓜。
老夫元是我,长息最怜他。
拟卖严州宅,归来共一家(自注:他字借一韵。)
简寂观 五代 · 孙鲂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廊殿与云连,紫霄苍翠边。
自然应有药,谁敢道无仙。
藓色吞崖径,松声让瀑泉。
未能长息去,岂便是前缘(见《吉石盦丛书》本《庐山记》卷四。「廊」字从《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改。)
枕中篇 北齐 · 魏收
 出处:全北齐文卷四
收以子侄少年,申以戒厉,著《枕中篇》,其词曰:
吾曾览管子之书,其言曰:「任之重者莫如身,途之畏者莫如口,期之远者莫如年,以重任行畏途,至远期,惟君子为能及矣」。
追而味之,喟然长息
若夫岳立为重,有潜戴而不倾;
山藏称固,亦趋负而弗停,吕梁独浚,能行歌而匪惕,焦原作险,或跻踵而不粳九陔方集故渺然而迅举;
五纪当定,想窅邯而上征。
苟任重也有度,则任之而愈固,乘危也有术,盖乘之而靡恤,彼期远而能通,果应之而可必。
岂神理之独尔,亦人事其如一。
呜呼!
处天壤之间,劳死生之地,攻之以嗜欲,牵之以名利,梁肉不期而共臻,珠玉无足而俱致,于是乎骄奢仍作,危亡旋至。
然则上知大贤,唯几唯哲,或出或处,不常其节,其舒也济世成务,其卷也声销迹灭。
玉帛子女,律吕,谄谀无所先,称肉度骨,膏唇挑舌,怨恶莫之前,勋名共山河同久,志业与金石比坚,斯盖厚栋不浇,游刃桡然。
逮于厥德不常,丧其金璞
驰骛人世,鼓动流俗。
挟汤日而谓寒,包溪壑而未足。
源不清而流浊,表不端而影曲。
嗟乎!
胶漆讵坚,寒暑甚促。
反利而成害,化荣而就辱。
欣戚更来,得丧仍绩。
至有身御魑魅,魂沈狴狱,讵非足力不强,迷在当局。
孰可谓车戒前倾,人师先觉。
闻诸君子,雅道之士,游遨经术,厌饫文史。
笔有奇锋,谈有胜理,孝悌之至,神明通矣。
审道而行,量路而止,自我及物,先人后己,情无击于荣悴,心靡滞于愠喜。
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言行相顾,慎终犹始,有一于斯,郁为羽仪,恪居展事。
知无不为,或左或右,则髦士攸宜,无悔无吝,故高而不危,异乎勇进忘退,苟得患失,射千金之产,邀万钟之秩,投烈风之门,趋炎火之室,载蹶而坠其贻宴,或蹲乃丧其贞吉,可不畏欤,可不戒欤!
门有倚祸,事不可不密,墙有伏寇,言不可或失,宜谛其言,宜端其行,言之不善,行之不正,鬼执强梁,人囚径廷。
幽夺其魄,明夭其命,不服非法,不行非道。
公鼎为己信,私玉非身宝。
过缁为绀,逾蓝作青,持绳视直,置水观平。
时然后取,未若无欲。
知止知足,庶免于辱。
是以为必察其几,举必慎于微。
知几虑微,斯亡则稀。
既察且慎,福禄攸归,昔蘧瑗识四十九非,颜子几三月不违。
跬步无已,至于千里。
覆一篑进,及于万仞。
故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久,与世推移。
月满如规,后夜则亏。
槿荣于枝,望暮而萎。
夫奚益而非损,孰有损而不害?
益不欲多,利不欲大。
唯居德者畏其甚,体真者惧其大。
道遵则群谤集,任重而众怨会。
其达也则尼父栖遑,其忠也而周公狼狈。
无曰人之我狭,在我不可而覆。
无曰人之我厚,在我不可而咎。
如山之大,无不有也;
如期可久也;
周庙之人,三缄其口。
漏卮在前,欹器留后。
俾诸来裔,传之坐右(《北齐书·魏收传》。)
蜀道难(一作相和歌辞 蜀道难) 唐 · 张文琮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
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
飞梁驾绝岭,栈道接(一作绕)危峦。
揽辔长息,方知斯路难。
寿母 其四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青松冒霜雪,岁寒希阳春。
仰绝高天覆,俯凭坤厚仁。
婉娈怀袖间,蔼如狐白温。
尸鸠未均养,所嗟俱贫辛。
长息刺绣文,次息倚市门
终岁何劬劬,钱刀无一存。
龙绡匪冬衣,燕麦匪朝餐。
徒持孺子颜,嬉笑相承欢。
金仙长公主神道碑铭 唐 · 徐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臣闻昌容驻龄。入游恒岳。观香飞解。受道缑山。皆名列仙(下阙)咎繇懋功。承元元之上德。故真气全于乙妹。道□播于(下阙)高宗天皇大帝之孙。睿宗大圣真皇帝之女。我开元(下阙)彤闱夙承训于姒则。生知女范。少协成人。兑悦其仪。居无(下阙)先帝之龙潜藩邸。公主以王女受封。盖龆龀之时。(下阙)先帝尚其诚心。不夺雅志。以丙午之岁。度为女道士。(阙一字)衣(下阙)姜凤凰楼中。闻学箫之秦女。属先帝席图御极。翼(下阙)迩邻凤城铜阙巍峨。岂惟南裔之域。银题赫奕。何间西州之宫。(下阙)气将巽风不散。故得佩王母之秘箓。呼玉女之□辰。既(下阙)邑一千四百户。虽汤沐增赋。贵盛当时。而珠玉满堂。贱之莫□独(下阙)彰宝历而应天。极丽穷神。以宴以处。岂不谓高其节行。宠其(下阙)委气大块。休躬天钧。齐彭殇于不夭。泯贵贱以同尘。冥(下阙)至如元母七宝之。王母四童之药。咸摽上诀。不□停(下阙)形于东都开元观。春秋卌有四。主上以天伦之□□伤(下阙)葬踰于吴国□筮年尚远。权窆伊洛。今龟言既□陪葬(下阙)喜县开国男裴允初备监护之仪。银青光禄大夫将作大匠上柱国(下阙)紫气迎于函谷。白鹤送于缑山。琼凤哀鸣。咽薤歌而欲绝。黛云(下阙)留迹。徒闻□斗而飞去。几劫仙罗之拂石。乃为铭曰。
敤首虞妹。娥皇帝子。
传载封陈。诗歌秾李。
葳蕤九□昆耀百里。比(下阙)水岂学平阳(二章)
育性闲婉。韫晖元默。
匪傲荣贵。常栖道德。
□县(下阙)降月元女排烟。偫游琼圃。
序业金编(四章)。二京乐土。
双□蕊(下阙)大数万物同𩐒。奄示长息
翛然解携。围棋柯烂。
椿菌年(六章)。恸切旒(下阙)伊洛之閒。
岁叶先远。陪葬桥山。
东辞鼎邑。西度函关
巽风(下阙)灵妃时过仙侣(九章)。泉灯一闭兮无光。
寿陵万古兮相望。金鼎玉□兮(下阙)